cover_image

希格玛律师 | “16岁女孩未考上985遭父亲家暴”(对子女家暴法律问题分析)

希格玛律师事务所
2023年11月28日 11:30
图片


图片

引言


1125日是“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”。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,对施暴人或者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,最高人民法院1127日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。其中一则案例提到16岁女生因未考上985大学,遭到父亲家暴,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同日微博话题16岁女孩未考上985遭父亲家暴”一度登上微博话题榜首。

图片

一、案例详解

16岁女生吴某某在父母离婚后随其父亲吴某生活,于2022年第一次高考考取了一本非985高校。吴某安排吴某某复读,要求必须考取985高校,并自2022年暑期开始居家教授吴某某知识。开学后,吴某一直不让吴某某到学校上课。2022年下半年,吴某某奶奶发现吴某将吴某某头发剪乱,不让其吃饱饭,冬天让其洗冷水澡,不能与外界交流。因反复沟通无果,吴某某奶奶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。吴某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

图片

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,吴某某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,其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。裁定:
一、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对申请人吴某某实施家庭暴力;
二、禁止被申请人吴某限制申请人吴某某人身自由、虐待申请人;
三、禁止被申请人吴某剥夺申请人吴某某受教育的权利。

二、案例分析

警示父母切勿以爱之名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不仅要引导孩子学知识、长本领,更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。但现实中,有的父母片面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目标,忽视孩子正常的身体、心理成长规律;有的父母片面理解“爱之深,责之切”,动辄以打骂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;有的父母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意愿,强行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;还有的父母将工作、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不自主地宣泄到孩子身上。这些身体、精神侵害行为,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。

三、总结

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规定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
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为社会进步迈出了一大步,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得以深化。这批典型案例的发布,不仅在法律层面上为家庭成员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,也在社会层面上强化了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的警觉性。同时,通过公开案例细节,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对于何为精神暴力的更为清晰的认知。这对于未来的法治建设、社会风气的改善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图片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希格玛律师事务所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